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行为养成 >
行为养成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0-05-09 22:29:42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我清楚的记得黄河路小学的校园里曾经挂着一副醒目的标语:“管理打造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成就一生”。自从翟利红校长到我校任校长以来,我校一直坚持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从小事做起。几年来,我校坚持家校沟通,培养学生的行为养成收到了显著效果,同时也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正如我国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教授说的:重视习惯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在学校理念的倡导下,我也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工夫,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身教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听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听课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来龙去脉。“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就要想办法吸引他,就要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生性胆小,对于一个问题,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表达。这时,我们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尽量多给他一次机会,一点鼓励,持之以恒,相信他的发言会越来越精彩。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许多学生在课上只想着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会倾听别人的想法,不能互相取长补短。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倾听,必须从自身做起。我们老师自己有时做的也不够,对于一次疙疙瘩瘩的回答,没有足够的耐心听完,往往为了赶时间,及时刹车。细细想来这样的做法是不当的,只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管学生的回答精彩与否,我们都要学会倾听。

三、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以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尝试、一题多解、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践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等言语,启发和诱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四、家校携手,共同培养。

学生除了在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我国著名青少年心理学家孙云晓教授说:孩子的很多毛病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他还说:不重视习惯教育的教育就不是好教育。可见,不好的习惯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和教师的错。因此,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期间,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教师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使学生养成不良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是的,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0

上一篇:黄河路小学“文明习惯伴我行”活动方案
下一篇:我做“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