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师德师风 >
师德师风

从一个教师的成长诠释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聂春云

发布时间:2016-10-24 14:22:12   来源:    浏览:

她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她的故事从课堂开始,她追寻一种生命力的课堂。97年参加工作的那年冬学段,仅仅参加几个月工作,听说乡里要举行优质课大赛,没有人参加,她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并创造性地开发课堂,把音乐和绘画融入课堂,最终获得了市二等奖的成绩。

     那样一次成功激发了她,从此她每个学期都要参加学校、乡镇、市各级各民类的讲课大赛。由此的学习无处不在:看《新闻联播》时,会跟着主持人说话,模仿主持人的发音、语调、神态;看名师的光盘时,会反复地模仿名师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在备课时,会同时翻阅四五种参考资料,在家里对着镜子先讲一遍甚至几遍……后来她六次参加市优质课大赛并获奖。《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获得一等奖后,《雪猴》又一次获得一等奖时,《荒岛余生》再一次获得市一等奖时,《她家的夜晚》作文课也获得一等奖。

    调入新的单位后,第一次亮相讲课,讲的是《桥》这一课。《桥》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篇小小说,语言简短极富张力,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结尾悬念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又感人至深。她再次用环环相扣的设计,起承转合的过渡,一唱三叹的节奏,并结合利用“声、光、电”的视听效果,再加上她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了小小说所营造的故事场景中,学生被深深地感动,有的同学当场留下了眼泪。第二次再讲《桥》这一课,是为了迎接河南省校本学校验收,教委点名要求讲这一课。接到这个任务后,她想把现成的课堂设计再来一遍多省力呀!但她始终不愿重复,她从不上同样的课,不一样的学生,又经历的不一样的她,怎能让同一样的课。

再次钻研这篇课文,她想除了感动,她还能教给学生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告诉她们: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这次,她要摒弃一切干扰课堂的其他因素,让语言真正成为唯一学生学习的材料,并引发学生真正的脑力劳动。

于是她引导学生赏析语言,从具体的词语入手,让学生品中读,读中赏。自然地进入情景之后,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经过学生对问题的梳理和提练,全班同学围绕:“是什么让这位老支书有这么强大的号召力?”这一中心问题抽丝剥茧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学习和赏析。课后,省教研室的教研员对这节课有很高的评价,评价称上出了语文味,朴素真实,而有味。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起点,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这是一节真正的素色课堂。

她开始觉得比上课更重要的是备课,比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从此她的课堂真正开始贴着地面行走。她开始脚踏实地地从备课开始。她学着向老教育家于漪老师学习,学习“裸备”.每一次备课,都要经历三次备课的过程。第一次不借助任何参与资料,深入地精读文本,从作者的角度,从读者的角度,从教师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不同的角度深入地研读文本,设计出自己的教学思路。第二次备课,再参照名家和参考书的备课资料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对照,看看自己的差距,修正自己的不足。第三次备课在课后,上完课后,再次反思自己的教案,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哪一个环节是真实有效的保留,哪一个环节属于无效劳动,就继续改正。这样的三次备课不再考虑的是怎样出彩,而是哪一种设计对学生真正有用。

在此期间,王荣生老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和《文言文教什么》《小说教学教什么》《散文教学教什么》等以及郑桂华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和重构》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她开始对教材进行了分类地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分类体系,如长文短教,短文深教,美文美教,诗文引教,实用文活教等多个类别。又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研究:小说的教法,写人记事类课文的教法,古诗类的教法,说明文的教法,小古文在小学课堂中的落实。从一课一课的研究到一类一类的研究总结和积累,让她无论拿到哪一篇课文都能迅速构思出属于自己的以学定教的素色课堂教学设计。

她第三次接到了讲《桥》这一课的任务。这一次,是面对来自全国的生本教育专家和老师讲课。这一次她依然不想重复。她已经不满足于一节课只讲一篇课文的效果,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在一节课上多学几篇课文,让学生吸收更多的营养,让学生不但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又得到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同时得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呢?她开始琢磨整合课堂。经过一番思考论证,修改和重构,她的小小说群文整合课堂新鲜出炉。她把《桥》《一件运动衫》《爱之链》《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无微不至》五篇小小说融合在一节课上进行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一件运动衫》主要写什么?记录不同的概括方法。2、《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表达的主题一样吗? 3、交流自己最得意的两处赏析。4、比较《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这四个问题既有内容的了解和概括,又有主题思想的渗透,还有语言的品析,更有求同求异思维、发散与整合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她和学生一起梳理小小说阅读知识树:

           概括写什么

           思考为什么

           赏析怎么写

           比较其他作品

从而教给学生学习小小说的方法。

整合课堂的教学又一次给她的课堂开辟了另一条新的思路,她开始尝试单元整合课堂的教学。经过多次的实践,她逐步实践出她的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即:一个单元的教学,分为单元导读课---生字学习展示课----精读示范课----交际表达课----拓展阅读课-----反馈检测课。不再一课一课的教学,而是根据人教版一个单元一个主题的设计特色,对整个单元进行整合教学。单元导读课,充分引爆学生对这个主题的单元学习兴趣,使学生这个单元学习哪些内容,该怎样学习,需要补充学习哪些学习资料,该在小组中怎样合作有充分地明确地认识,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预习和合作学习。最初的阶段会给学生发放一个自学学习单,内容有:该掌握哪些生字?概括内容?比较几篇课文的异同。收集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设置要求别人回答的问题。然后再找一篇同类的文章,以待和别人交流学习。有了这样的自学基础,随后的其他课型的学习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这样的课堂既避免了知识的零碎,又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预习、收集整理资料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再大大节省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她基本上两个月就可以结束一个学期的整个教学任务。

两个月就结束了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那剩下来的时间她们做什么呢?做整本书的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怎么做呢?依然有这样几种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才能真正使整本书的阅读起到效果。

引课:即阅读兴趣课。引导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目录,再有针对性地对其中的某一个章节进行有声有色地讲述,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欲罢不能。其次是讲课,即阅读内容展示推进课),和学生一起梳理人物关系,分章节一起概括内容.再次是聊课,即什么自己对人物情节环境等诸方面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如《草房子》聊课时,她把学生分成了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然后宣布要从四人中选出“最少年”——最调皮的少年、最英俊的少年、最幸福的少年。学生聊得很开心,都兴致勃勃地说,都争先恐后地说,拼命回忆、寻找书中的种种事例、细节来证明自己所代表的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是最调皮的,最英俊的,最幸福的,甚至不惜牵强附会重新界定“英俊”、“幸福”等关键词的含义。尽管交流的内容涉及到了“生老病死、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这些沉重的内容,但整堂课心态上并不沉重,反而达到一种“轻”的效果。这样的聊天在整本书阅读中尤其重要,统常她们会上好几节这样的聊课。这样的聊课督促学生多次阅读同一本书,重新阅读同一本书,一本书仅仅读一遍是上不成聊课的。 “重读”是一项作非常重要非常实用的阅读策略:有时候呢,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时候呢,重读自己感到疑惑的部分;有时候呢,重读自己觉得重要的部分;有时候呢,重读跟自己思考主题有关的部分;有时候呢,重读梳理文章的结构……整本书阅读的最后往往是展课,即阅读成果展示课,可以是读书感悟演讲课,可以是手抄板展示,可以是小剧本展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在此不再赘述。

2010年在市教育能手的角逐中,她的讲课以91.74的高分名列小学语文组第一,2015年中小学高级教师审评过程中她又以94.26的最高分顺利通过评审,2016年5月在第二届名师评选过程中她的说课成绩再一次获得第一名的成绩

汝欲写诗,功夫在诗外。其实课堂的动力永远在课堂之外。真正好的老师用用一生来备课的。这一生应该是被文字浸染过的一生,是吸足了圣哲气息的一生,是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的一生。从孔子、旬子,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苏霍姆林斯基、雅斯贝尔斯,阅读经典的过程就犹同与哲人交谈,让她获益匪浅。她将这些教育思想和知识经过消化、吸收,对照自己的课堂,反思点点滴滴的言行,并写就了一篇篇日志。研修茶座是她另一种言说的平台,她以默默井喷的方式一篇篇的言说她的教育思考和教育主张,一年共写了387篇博文。

2008年初春,她正在讲台上,校长疾跑过来,一把把她拽到了他的办公室。来到校长办公室,她才发现两个陌生人都微笑着望着她,这让她大惑不解。经过介绍,她才知道那名女子竟然是《河南教育》的副主编,那位男子是济源研修茶座的创办人常亚歌,他们不远百里专门来采访她。只因为她在研修茶座的博客数量最多,点击量最多。那一刻她惊喜万分。他们和她一起交流探讨了一些教育上的现象和问题,他们的一些观点在那样一个时刻给她点亮了教育的顶灯,开阔了她的教育视野,敞亮了她的教育追求。临行前,成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你很有潜力,好好做反思,不断书写,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成长。那一刻,她更加坚定了她反思成长的脚步。一个月后,河南教育把她的博文《为这样的课堂评价语言叫停》做为教师精彩博文被录入。那是她人生第一篇文章被变成铅字。

于是思考与写作成为她的另一种成长的方式。当她以一个思考者的眼光再次审视教育的时候,她发现她们一些习惯或不习惯,潜意识或非潜意识的教育言行背后,都隐藏着值得她们思考的教育问题。每天她口袋里装着记事本,发现问题,立马记下来。有一天她去听课,发现低年级的课堂上,老师轮番用“小红花”和“小红旗”来轰炸孩子,得到小红花的孩子爱不释手,一节课不停地把小红花从抽屉里拿出来无数次抚摸,没有得到小红花的孩子有的在努力表现想得到小红花,有的开始骚扰别人的小红花,教室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被小红花牵扰。那么这样的教育行为是对是错呢?她把她的思考写成短文《为你的奖励埋单》,没想到竟然发表在了《教育时报》上。

有一天,她从别班教室门前走过,听到孩子们一遍遍地齐读词语“端详 小心翼翼  端详 小心翼翼”,声音整齐,然而毫无生命力。她就在想,词语教学是这样的教法吗?词语教学还有哪些教法呢?什么样的教法最有效果呢?查找记录反思验证后,她发现词语教学至少有五种以上有效的教法,而重复朗读是最不实用,最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于是一篇《为词语教学留条绿色的缝儿》又一次在教育时报上成文。

不光反思别人的教育教学言行,反思最多的还是自己。带着问题思考求证实践反思,每一次反思她都会形成文字,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牵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文本解读三要素》《快乐地对话,自然地生成》《好课可以留尾巴》《孩子,让她们一起守望》《感情朗读岂能画地为牢》《牵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静待花开》《为孩子的生命成长让路》《为文本细读叫好》《第三只眼睛看热闹》《谁偷走了学生的思维》《开放作文教学,体验作文乐趣》等一篇篇教研论文新鲜出炉。这个时候教育时报开始不断地向她约稿,《小学教学》《德育报》等好几家刊物上开始出现她的名字。边读边写,终于明朗自己的教育主张,即 “素色阅读”。所谓素色阅读,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素色阅读落实到课堂上,就是“三点式阅读教学法”,即找准一个切入点、创造一个情境点、明晰一个训练点。她有趣的是,她的这种教育主张形成文字投到教育时报时,时报记者杨老师非常欣赏,素未谋面的她来到济源和她交流。由此她被时报推选为“河南省首届最具成长力教师”,并在头版头条以《素色阅读:简简单单教语文》为题,对她的教育主张进行了报道,她也被评为首届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在那次教育盛会上,她对她主张的“素色阅读”进行了阐述。

 站在那样大的舞台上,她做为唯一一个济源教师,她自豪的同时,深深地知道,阅读、思考和写作给她打开了教育的另一方天空。她把自己这么些年来的发表的和自己看好的文章收录成册《守望春天》,同时参与学校校本教材《文化浸润,经典同行》《好习惯养成快乐成长》的编著。在这样一个编写整理收集的过程中,她收获的不仅仅是这几本书,她让她感受到了一种厚重的教育尊严,一种有意义的言说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

    从这个教师的成长故事中,我们可以提取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即:扎实研究课堂---积极反思----形成教育主张。专业成长的根本在课堂,专业成长的功夫在课堂外的反思和总结,专业成长的升华在于这种反思的习惯化和量的积累引起的质的变化。如果这样的路径不能形成,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会是一句空话。

0

上一篇:面朝大海,温暖前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