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园地 > 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

做好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

发布时间:2013-09-29 09:50:09   来源:教导处    浏览: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我国人口素质优化与人口健康促进的重要课题。从个体发展历程来看,儿童青少年是个体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从现实环境来看,随着社会在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日趋复杂,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因此,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培养和教育的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问题

  合格的人才不仅应具有不可替代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也是现代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首先,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与操作技能等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生活技能的训练,如唱歌、跳舞、画画活动的丰富,而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如个体的自我观念、求知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等,皆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体在工作、事业中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其次,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衡量人口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从健康的角度看,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人口的质量高低取决于生理与心理的整体素质。再次,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大环境、且极具创造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沃建中等人在全国六大地区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小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处于良好状态,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16.4%,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了4.2%。因此,孩子的心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小学生是儿童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一)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我们应确定以下这样的指导思想:

  1、重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还不是很稳定,所以辅导教师一定要把年龄问题视为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前提。

  2、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线。发展性的心理问题出现是具有年龄特征的,辅导教师对此应该有所认识,好在实际辅导中做到运筹帷幄。

  3、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主要体现在解决日常问题之中。思维是能力与智力的核心,思维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上。我们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由于学生有限的思维水平导致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临床实践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使许多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4、以学生的自我为出发点。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性、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辅导教师要重视童年经验的积累、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个体的独立意识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地位、身份等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了解了总体的指导思想后,让我们来界定一下心理健康的标准。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关心和向往的。所谓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所指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各国政府与科学界日益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在优化人口素质、提高人口健康程度中的独特地位。世界卫生组织在其“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全球性目标中不仅重视防治身体疾病,而且特别强调促进人类完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身心健康。

  因此,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它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也就是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提出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和协调性。一个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认知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心理健康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比较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控制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衡量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其独有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沃建中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十几年的研究,

  (二)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置,并对自己的失败能正确地评价。

  (3)悦纳自我。对自己地外型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和认同。

  (4)控制自我。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地情绪和行为。

  (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

  (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

  (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有了这样的标尺,沃建中认为在实践中衡量或者评判小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就有了参照物。这个标准也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方式与模式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不管是作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还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都会有宝贵的心得体会。沃建中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1)平等性原则。要求老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做学生的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2)尊重性原则。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加任何评价。

  (4)参与性原则。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目标就可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6)娱乐性原则。心理训练应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操作,只有产生愉快的体验,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沃建中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探索,也总结出来一些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渠道和方法。沃教授认为认为,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合理渠道应该是以心理活动课为主渠道,同时结合学科渗透和个别咨询辅导。这样,既能够面向全体小学生,也能够针对个别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因为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并非是针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更主要的是面对全体学生,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为本;对于已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个别咨询与治疗。而且目前把个别的心理辅导与面向全体的心理课结合起来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趋势。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了解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做好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的重要前提。沃建中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了小学生心理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介绍。

  (一)小学生发展中的学习问题

  1、学习动机的发展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主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动员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要使生学习好,就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其诱因可能来自学习活动本身获得的满足,也可能来自学习之外所获得间接的满足,前者称为学习的内部动机,后者则称为学习的外在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指向性不同,又可将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即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间接动机则指向学习活动的结果。

  儿童的学习动机可分为四类:为了学好分数,不落人后;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为个人前途而学习;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第一和第二类,低年级以第一类居多。儿童的年级越低,直接动机的作用越重要。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发生紧密联系或为学习兴趣所左右。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动机。在教学的影响下,在知识经验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发展变化着,但又有其共同的年龄特征:

  (1)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

  (2)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调查表明,这种学科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是从三年级开始的。

  (3)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4)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读物发展到课外读物,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在逐步的扩大和加深。

  2、学习态度的发展

  所谓学习态度,是人们对学习和与学习有关的事物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使儿童抱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培养儿童对学习和与学习有关的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并能产生相应的行动。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对班集体的态度、对作业的态度和对评分的态度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1)对教师的态度。低年级的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由于自己尚不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因而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中年级儿童逐渐对教师产生选择性的、怀疑的态度。只有那些思想作风好、教学好、对儿童有耐心、公正的教师才能赢得儿童的信任,对儿童的学习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

  (2)对作业的态度。初入学的儿童还未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不能经常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作业。在教师的正确教育下,儿童逐步形成对作业自觉负责的态度。

  (3)对集体的态度。初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班集体,同学之间很少互相关心。在教师的组织和教学影响下,儿童开始互相关心、互相交往、互相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班集体。从中年级开始,儿童开始具有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开始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从而不断地提高学习质量和行为品质。

  (4)对评分的态度。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低年级儿童逐渐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并树立对分数的正确态度。从中年级起,儿童开始了解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因而把优良的分数看作是高质量地完成学习这一社会义务的客观表现。

  3、 学习能力的发展

  决定儿童在学校能够成功的进行学习的因素,除了前面提及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之外,还包括学习能力这一重要的方面。小学儿童的学习能力是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是有一定发展过程的。这里只谈两个问题。

  (1)使学习变成儿童独立的活动。初入学的儿童还不善于真正的学习活动,要使儿童能把学习当作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对待,关键在于发展儿童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注意两点:第一,向儿童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如指出作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应当记住什么等;第二,教会儿童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如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等。

  (2)使儿童的学习进行智力活动。儿童学会进行智力活动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指出(加里培林,1953),在教学中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

  ①了解当前活动阶段。听老师的讲解或演示来获得一般表象和初步理解。

  ②运用实物来完成活动阶段。如用石子或小棍完成计算活动。

  ③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如儿童经常进行的口算。

  ④只*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的阶段。如心算。

  ⑤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阶段。这时智力活动的能力就基本形成了。

  有些儿童在学习上的智力落后,常常是由于在进行智力活动的过程中,缺少某一阶段的活动,或某一阶段的活动进行得不充分所致。

  (二)小学生的人格特点

  人格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特质,似乎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加以描述。多年来,心理学家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不下百种,它们多从心理学不同的角度对人格加以描述,但没有一个定义能将人格的所有特点完全加以概括。

  个体的人格具有极端的个别化的特点,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共同性,这种共性是指某一个群体、某一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共同具有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它表现在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己、对人、对事所持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在愿望的实现中,都有某种共同性或相似性。

  人格具有稳定的特点。但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人格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一个人长期生活历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但现实生活是十分复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也是纷繁多变的,因此作为人的生活历程反映的个性特征,也必然随着现实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从广义上来说,人格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系统五个基本方面。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其中包括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不同成分。个性心理特征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以流动性和变化性为特征。心理状态是指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背景,它包括范围很广,涉及心理过程的每一个方面,其特点为变化性、直接现实性和广泛性。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又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人格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要受到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生物学因素中又包括遗传因素和生理特点。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的生物学基础,由于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个体对相同事物的反应各不相同。此外,个体的体貌特征及生理的成熟速度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良好的体貌特征使个体容易产生自信,形成健康的人格;相反,则容易使个体形成自卑等不良人格特征。研究还发现,生理成熟较早的个体,其攻击行为较少,独立性较强;而生理成熟较晚的个体的攻击行为较多,且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又包括7个主要方面:①早期儿童与父母的关系;②父母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和受教育水平等;③儿童的出生顺序;④家庭的物质环境;⑤家庭的情绪氛围;⑥父母的教养方式;⑦家庭结构。学校教育因素主要包括:①课堂教育,包括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及课堂环境等;②集体活动;③教育者的人格特征;④同伴关系。

  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每个人的渴望,但由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又使得每个人的人格都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对于人格尚未定型,仍在发展变化的小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对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每位学生的人格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同时,应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认识自己在个性特征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弱点,充分发挥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其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小学生发展中的情绪问题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指有机体在生活环境中受到刺激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满意、愉快、喜悦等;反之,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的体验,如不满意、痛苦、忧愁、恐惧、愤怒等。

  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经验,而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似乎在人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淡薄的背景。当一个人处于某种情景中,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良好的心境使人有“万事称心如意”之感;不良的心境则使人感到凡事枯燥乏味,易于激怒,遇到困难也难以克服。中国古语所说的 “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就是心境的表现。

  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欣喜若狂、暴跳如雷、恐惧、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激情是由人对具有重大意义的强烈刺激和发生对立意向冲突所引起。在激情状态下,总是伴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和内脏器官、腺体的变化。暴怒时,肌肉紧张、双目凝视、怒发冲冠、面红耳赤、咬牙切齿;绝望时,目瞪口呆、面色苍白;狂欢时,手舞足蹈、高声大笑;悲痛时,木然不动或涕泪交加等。

  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人在工作生活中,往往会遇到突然发生的事件或偶然发生的危险,他们必须迅速地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整个机体的力量,及时作出决定,以应付紧急情况,这时候产生的特殊体验就是应激。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急中生智、当机立断、摆脱困境;一是束手无策、手忙脚乱、陷入窘境。

  经过六七年的发展,儿童情绪已基本具有人类所具有的各种情绪表现形式。进入小学以后,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从游戏转入学习。与游戏相比,学习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儿童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因此,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学习活动的成败带来强烈的情绪体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产生满足感,考试获得好分数会因成功而带来喜悦。相反,如果学习不好,则可能因此产生挫折感, 体会到痛苦、悔恨、羞愧等种种情绪。具体来说,小学生的情绪变化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

  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小学生以学习活动为其主导活动,因而其大量的情感内容主要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联系,学习的成败,集体的地位,同伴之间的关系,都使儿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同时,小学生的各种社会性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起来,大大充实了儿童的情感世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情感表现还是比较外露、易激动的,但其情绪体验逐步深刻。有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5岁儿童会因为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而感到愤怒,小学生则可能了解到实际原因而产生失望感;学前儿童常因父母的各种规定(吃饭、睡觉、洗澡)而产生愤怒,小学生则经常在同伴交往中或在学校情境中受到戏弄、讽刺、不平等待遇等而产生愤怒;学前儿童常用哭泣等直接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小学生则逐渐学会以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情感更富有稳定性

  小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与学前儿童相比,他们的情感已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随着儿童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小学生尚未面临升学、求职等重大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一般是平静而愉快的。

  (四)小学生发展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人基本的社会性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学业、事业成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人际关系的发展是儿童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作为个体社会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必备的社会活动,也是个体保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际关系则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随着社会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际交往能力已经成为除智力以外个体必备的一种能力,人际交往水平也成为衡量个体社会性的标准。同时,人际交往也是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心理健康的水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水平往往受到年龄、性别、社会经验、自我意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水平不断地发生改变,并表现在与不同对象交往水平的差异上。从社会接触的范围来看,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包括同伴(同性和异性)、父母、老师。下面,我们将简要从同伴交往、亲子交往和师生交往几个方面,概要介绍小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发展特点。

  (一)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小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小学生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则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能力缺乏、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和障碍。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相互交往的频率大大增加,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多,其社会性交往也逐渐更富有组织性。由于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

  ①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②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③儿童梗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④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⑤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并对友谊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友谊关系的建立,不但为儿童提供了互相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而且还是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源泉,并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在小学阶段,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稳步增加,其中更多的是与同性伙伴进行交往。

  (二)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少年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一种人际关系,与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相比,它也更具稳定性。从心理意义和社会资源两方面来看,亲子关系是一种不对称的相互作用关系。关于亲子关系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不良的亲子关系是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与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社会退缩、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不良心理和行为有高相关。研究者还发现,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问题行为的影响是长期性的。一些追踪研究表明,早期亲子关系不良对入学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行为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2、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3、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业成败有很大影响。

  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好的儿童往往更愿意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也较好;而亲子关系不良的学生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困绕,有的学生无法专心学习、精神不振;有的学生有逃学、早退等不良现象,他们成绩较差。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影响。父母的适当期望对子女的学生成绩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父母过低或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学生取得好的成绩。父母期望过低,学生认为父母并不在意自己是否取得好成绩,从而导致学习动机缺乏,学习成绩差;父母期望过高,学生压力太大,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降低,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进入小学后,父母仍然是儿童的主要交往对象,随着儿童独立性和批判行的不断增强,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小学阶段,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从学前处理儿童发脾气、打架等问题,逐渐转变为考虑是否该安排儿童做家务、如何监控儿童在家庭以外的活动等。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冲突数量逐渐减少,当冲突发生时,父母与儿童开始具有解决冲突的选择性模式。此外,父母对小学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作出决定。

  (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不同,它由于社会角色的规定,更多的体现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并带有明显的教育性质。许多研究者对师生关系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学校适应、社会性行为、自我意识、学习成绩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1、“罗森塔尔”效应

  师生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是关于教师期望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中,对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从中随机选取20%的学生,告诉这些学生的教师,他们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将来可能表现初不同寻常的智力水平。8个月后,再次实施了智力测验,结果发现,那些随机挑选的所谓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都有了出乎意料的进步,尤其是一、二年级更为明显。

  教师的期望和师生关系的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师生关融洽,教师会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教师对于期望高的学生会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会较多让他们在课堂上发言,会给他们精确和详细的反馈,对他们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都促使高期望的学生成绩比低期望学生好。

  2、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学校适应和社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不少研究表明,师生关系良好的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强,而师生关系不良的学生在学校适应上往往存在问题。并且研究还发现,师生关系对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有很大的影响,对儿童不良的亲子关系有一定弥补作用,并影响其同伴交往的主动性、交往能力及社交地位等(Howes, Hamiton, mathson,1995)。

  每一个学生在刚跨入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增长起来,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他们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对教师的评价影响着小学儿童对教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极为重视所喜欢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而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往往予以消极反应。由此可见,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中的情感成分比较重。即便如此,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儿童与教师的关系都是比较友好的。

做好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

沃建中

  三、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技巧

  (一)熟悉心理咨询的过程

  教育者进行心理咨询时需要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咨询的步骤一般包括建立良好的关系、搜集有关资料、分析诊断和选择咨询方式等。

  1、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关系的建立是进行咨询的基础。这种关系应从第一次见面时开始培养。首先,教育者要给咨询青少年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一印象包括:服装得体、仪表大方、热情亲切等。其次,教育者要切实体会咨询者的困难处境。从初次见面,教育者就得对他们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愿与其接近、交谈,使他们觉得有希望改善其问题。再次,教育者应耐心倾听咨询青少年的倾诉。开始会谈之后,教育者必须热情友好地倾听被咨询者的叙述,随时表现出对被咨询者所谈的问题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愿意谈下去,才能打开其内心世界。而且,对他们的谈话不要轻易表态下结论,应持一种非批评性态度,这会使其感到轻松。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一个贯穿咨询全过程的任务,在咨询的开始,这项工作尤为重要。

  2、搜集有关资料。教育者要想明确询问青少年的问题所在,首先要对被咨询者的各种情况有所了解,要搜集被咨询者的有关资料,其中包括他们的基本情况、家庭处境、在校表现、个人的身心状况、成长经历等。虽然在短短的几次会谈中难以得到全面的资料,但至少有一个轮廓。搜集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被咨询者的问题背景,以便决定从何入手去深入分析问题。搜集有关资料,虽侧重点不同,但以下几方面是教育者通常要注意的:

  (1)被咨询青少年本人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家庭地址、所在学校和班级等;

  (2)被咨询青少年的主要问题及要求,包括心理或行为问题的表现、产生的时间、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3)被咨询青少年的家庭基本情况,包括父母的姓名、文化程度、职业、教育方式、宗教信仰、习惯爱好、健康状况等,尤其要了解家庭与亲子关系的状况;

  (4)被咨询青少年在学校的表现,包括在校学习成绩、学习专长和困难科目、与老师和同学关系的融洽程度等;

  (5)成长经历,包括从出生到现在的全过程,特别了解其智力、性格、情绪、行为等;

  (6)身体发育与健康状况,包括有无病史、是否容易生病、吃饭与睡眠状况等。一般地说,教育者搜集的资料愈多,愈有利于分析和诊断。

  搜集资料通常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如填表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等。

  3、分析论断。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搜集到的信息中,经过系统分析,找出最有价值的资料,诊断出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分析诊断常需注意下面的问题:

  (1)确定被咨询青少年是否属于咨询对象。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心理正常和轻微心理疾患的青少年,当他们遇到学习、适应、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时,教育者可为他们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危机。但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异常的青少年则不属于咨询对象,应尽早推荐给精神治疗机构治疗。

  (2)确定被咨询者心理问题的类型、成因。确定被咨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类型首先要区分其心理活动是正常还是异常。对此,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心理活动能否真实反映客观现实。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能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但精神异常的人则易产生脱离现实的幻觉。二是心理活动是否完整和协调。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在知、情、意方面是完整的和协调的,但精神异常者则会严重失调,如碰到一件非常伤心的事,当事人却反而大笑,这表明了知、情的失调。三是个性结构是否稳定、协调。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一特征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在没有重大刺激下,一般不易改变。如果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青少年突然变得寡言少语、心事重重,则表明他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了。

  其次,根据有关心理和行为适应标准,给咨询青少年分类。一般说来,青少年常出现以下几方面类型:学习问题、情绪困扰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性发展问题、问题行为等。把具有症状纳入相应类别,有利于进一步分类和筛选。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家庭、学校的环境背景有关,也可能与其自身的神经结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等有关。教育者可以边提问边分析,——证实或排除某些可能性。

  4、选择咨询方式。咨询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流派的咨询理论都有各自常用的方法。对青少年而言,以下四种方式方法是比较常用的:

  (1)支持。寻求帮助的青少年大都受到某种心理困扰,自己无力解决自身问题,周围的人际环境对他们又很不利,这时他们最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使心灵得以抚慰,恢复自信。教育者可以通过给予对方好的行为的支持、鼓励和表扬,以减轻他们的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的思想、行为不断出现。

  (2)领悟。有些青少年出现了心理问题,教育者要设法领悟导致心理危机的深层心理机制。如一个本来表现较好的学生突然产生厌学,其深层原因是该生怕关系紧张的父母趁其上学之际离家而去。教育者只有领悟这一原因,才能设法减轻其心理危机。

  (3)训练。有些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程度可能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行为障碍问题,光*说服、理解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矫正。训练时可适当利用奖励、消退、塑造等办法,去除不适合的旧行为,增强合适的新行为。

  (4)促进。相比成人来说,青少年的心理可塑造性是很大的。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某些情绪、行为、人格、发展等障碍,但通过教育者的帮助,多数青少年能从心理困扰中恢复过来。教育者应以促进其心理成长为目标,尽可能排除可能的阻碍,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自然痊愈。

  (二)常见的咨询方法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何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的咨询方法,以及灵活的综合使用不同咨询方法,是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共同难题。沃建中教授在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将认知疗法与设定计划的结合使用的一些尝试,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学校心理咨询中,认知疗法在矫正来访者的心理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等方面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作用;而设定计划(利用制定和完成计划的过程对来访者进行帮助)对于来访者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来访者的毅力等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两种辅导方法的综合使用对于解决中学生的情绪、情感问题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问题等都有相当好的效果。

  认知疗法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其主要原理认为凡是情绪或行为反应,均与其认知有连带关系。一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观念或想法,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心情与行为。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只要进行认知上的纠正或更改,便可以连带的改善其情绪或行为。引起咨询的着眼点在认知上的修正,因此称为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着眼点放在来访者的非功能性认知问题上,企图通过改变来访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改善来访者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设定计划是由心理咨询中的行为疗法的基本原则派生出的心理辅导法。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良行为的(但要注意并非所有行为变化都学习引起的),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行为。所谓行为疗法就是要“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模式去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行为疗法的原理认为任何行为给与适当的奖励或处罚,便可以操纵其行为,即可消除不适应的行为,也可建立所需要的新行为。行为疗法不在乎病人的过去,也不追究不良行为问题的来源,而是主要把着眼点放在要更改或消除的行为上,研究如何策划有系统、按程序给予来访者奖罚,来产生行为上的更改,由此产生治疗效果。

  认知疗法的主要适应范围在于来访者有非功能性的认知障碍。比如,认知疗法在消除来访者的自卑、抑郁、焦虑、妄想狂等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设定计划的着眼点是通过短期计划来改变来访者所表现的行为。设定计划在帮助来访者克服恐惧、建立良好习惯(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消除不良习惯(如烟酒等)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认知疗法和设定计划对于来访者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效果。在处理某些来访者的问题时,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合成一种综合的心理辅导模式,发挥两种咨询方法的最大优势。即利用认知疗法来改变来访者的信念、情感等内部认知因素,简要地说,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来访者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来访者减少或消除他们以后的情绪障碍,通过改变来访者的认知结构对来访者进行帮助。再用设定计划利用帮助来访者制定并完成短期的计划对来访者的外部行为习惯加以塑造,通过帮助来访者制定一系列的短期计划并帮助来访者完成短期计划,从而帮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心理及行为模式,达到解决来访者问题的目的。

  认知疗法在改变个体错误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而设定计划针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系统化的细致改造有很好的效果。两者综合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管哪种咨询方式为主,两种咨询方式是有机结合的,并不是机械组合或泾渭分明的。

  2、在咨询的过程中,两种咨询方式的时间顺序并不是一定要此先彼后的,相当多的咨询者认为应该先改变思想,再改变行为,由此得出应当先用认知疗法,然后再使用设定计划。一般来说,这种方法也许是可行的。但是必须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如:来访者有幻想狂、自杀倾向等严重问题的时候,使用设定计划的作用要好得多,而认知疗法在这种问题上的作用就不甚显著。

  3、在对这两种咨询方法的使用还不是非常得心应手的情况下,咨询者不要随意将两者综合使用。不论是设定计划还是认知疗法都需要事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仔细研究来访者的问题并制定咨询计划细则。如果咨询者在能力或时间上不能够做到非常详细地针对来访者的情况制定有关的咨询计划,两种咨询方法合并使用并不一定有单独使用一种咨询方法的效果好。

  总而言之,虽然从理论观点上,心理咨询可以划分为若干方法,每一种方法也有完全不同的理论支持,但在实际运用操作时,往往可以视需要而综合运用各种原理或方法。本文只对两种咨询方法的结合使用进行了描述。而随着咨询模式的不同,学术理论的演变,咨询者对咨询的机制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从咨询经验来说,咨询者本身也有一系列理论与看法,根据自己的见解来实施咨询过程,只要咨询符合一定的程序,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其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就不失为好的咨询方法。

  另外,由于行为治疗技术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行为疗法的有关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行为疗法也叫行为矫正法,是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来矫正某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斯金纳等人在1954年提出的,根据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都是学习的结果,那么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行为疗法,就可以通过对个体的在训练、再教育,也就是再强化的方法,即辅导他周围环境中的刺激做新的适应反应和某些方面改变他的环境的办法,把异常的行为变为正常。这就是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

  行为疗法是针对当前患者的有关问题而进行,不揭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和领悟;

  它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这些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那些要改变的行为通常被看作是心理症状的表现;治疗技术通常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治疗折根据本人及每个患者的情况,采用适当性的行为治疗技术。

  行为疗法包括很多治疗技术。

  一是放松技术。

  二是系统脱敏技术。比如说,一个学生对猫过分恐惧,咨询可让他先看猫的照片,并谈其有关猫的事情;再让其远远观看笼中的猫;其后再让其*近;最后让其抚摸、抱起猫。这样就消除了对猫的恐慌。系统脱敏法就是指当一个人对一件事物、或是一种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咨询教师通过在被咨询者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原来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出现敏感反应。系统脱敏法通常包括三个步骤:①进行全身放松训练;②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③焦虑刺激呈现与松驰活动相配合。

  三是满灌疗法。它是鼓励患者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的疗法。这种疗法认为,对患者的冲击越突然,时间持续越长,患者的情绪反应越强烈。这样才能称之为满灌。当治疗者迅速向患者呈现让他害怕的刺激,并坚持到他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是不同行为的满灌技术的共同特征。与系统脱敏疗法相比,满灌疗法是一种快速脱敏的方法。如果求治者合作,可以在几天或几周内,至多在两个月内可取得明显的疗效。

  四是厌恶疗法。又叫“惩罚疗法”,这是一种有争议的技术,它很少用于儿童身上。它要求求治者有很强的求治动机。它把不适应的行为与不愉快的刺激之间形成联系,或把不适应的行为和不愉快的后果之间进行联系。这种方法使用于戒除不良习惯,如酒癖、烟癖,药癖,性变态、强迫观念、儿童不良习惯和行为矫治等。

  五是模仿学习疗法,又称“示范性疗法”,这种方法认为: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这个道理。班杜拉运用模仿学习疗法于儿童的治疗,特别适用与集体治疗,模仿学习技术,常用来治疗强迫症、恐怖症。通过治疗者的示范,还可以采用听录音、看电影、电视和录象等。这种技术对于形成青少年良好的行为品质、适当的人际交往方式是十分有益的。

  六是强化疗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它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应的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比如说,教师或家长对儿童、少年的好的学习成绩进行鼓励表扬,是儿童青少年的积极性提高了;而当儿童因为撒谎而遭家长训斥或殴打时,使它不敢在撒谎了。强化疗法中具体有行为塑造技术、代币强化法以及消退技术。所谓行为塑造技术,就是通过强化的手段,矫正人的行为,使之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行为模式的强化治疗技术。在行为塑造的过程中,一旦行为出现,就立即给予强化。代币强化是利用强化原理促使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是使用有型的,可以得到实物奖励的正强化方式之一。“代币”指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券,其形式有小红旗、小铁牌、小票券等。

  七是思维阻断疗法。有称“思维停止疗法”它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等症状的技术,是在患者强迫症状的思维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等手段,人为地抑制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重复促使不良症状消失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八是角色扮演。就是让青少年扮演一定角色,并对这一角色的行为方式进行训练,再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这种方法对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颇为有效。角色扮演法的形式有多种,有集体扮演,如心理剧、社会剧等;有个别形式的角色扮演,如固定角色扮演、轮换角色扮演等。例如,某个学生性格被动、退缩,教育者可以让他按其撰写的稿子在固定角色扮演中扮演主动的角色。让他同学在角色扮演中按日常生活中角色去说、去做、去同他人交往。这种方法有利于改变被动的性格,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做好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

沃建中

   四、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举例

  (一)提高自信的案例分析

  学生自信心的提高要*教师的关注、还要找到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本文把被咨

  询者缺乏自信的原因分析的较为透彻,为未来与学生的面谈打下了良好的准备。

  1、基本资料

  被咨询者姓名:孟龙(假名)

  性别:男

  年龄:12岁(1988年2月28日生)

  籍贯:吉林

  学校与年级:河北省某小学五年级

  辅导者:心理辅导教师

  辅导时间:1999年9月6日至2000年6月21日

  2、主要问题概述

  学习成绩差:孟龙在1—3年级学习成绩中等偏下,4年级时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期末考试数学、语文成绩均不及格,勉强升入五年级。

  纪律散漫:孟龙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讲,和同学说话,影响周围同学学习。为此,将其调至前列单人独桌,但仍无效。

  师生关系:孟龙和同学关系相处基本融洽,但是一部分好同学不愿意与其接触,为此他很气愤。在群体中显得孤独,无助。班主任找其谈话,态度较好,不正面抵触,对科任老师的批评教育从来不服气。

  3、背景资料

家庭背景
  (1)家庭成员

  父:43岁,初中毕业,外地个体经商

  母:42岁,初中毕业,家务

  姐:18岁,从军

  孟龙:超生第二胎

  (2)个人成长史

  孟龙足月顺产,未患有提示意义疾病,身体健康,6岁以前,由母亲在家看管,没上过幼儿园,7岁上一年级,1-3年级学习还算用心。但有些力不从心,4-5年级之交,常见违反纪律事件发生,表现为上课小动作多,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其家长认为是“多动症”,服药(利他林)2-3月,效果不明显后停服,停药后,学习成绩仍旧很差。

  (3)家庭教育情况

  父:长期孤身在外做生意,只要回来就给孟龙带来好吃好玩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包括不合理的),用这种方式来补偿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对孟龙出现问题偶尔过问,态度粗暴;但“狂风暴雨”之后,马上出现“彩虹”;孟龙若有进步,就开始金钱刺激,百般娇宠。

  母:孟龙凉庭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和学校的联系者,一直为女儿未考上大学而遗憾。于是全部精力和爱心投入到孟龙身上,对孟龙关怀备至百依百顺,天天开车接送上下学,四年级发现孟龙学习实在吃力,无心学习,经常违反纪律,老师多次请家长,感到自己丢了面子,非常生气和痛心,一气之下采取了放弃的态度。

学校背景
  (1)班级环境

  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学生间竞争激烈,对学习差、纪律散的学习排斥现象。

  (2)科任老师看孟龙

  a、认为孟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搞小动作,有时和同学讲话,干扰课题教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

  b、认为孟龙没有上进心,破罐破摔,要想把他教育好,比登天还难。

  (3)同学看孟龙

  a、一些同学认为孟龙学习太差,简直是个“弱智”。

  b、一些同学认为孟龙上课影响他人学习,很讨厌。

  c、一些好同学不愿意和孟龙玩,认为他习惯不好,怕自己受影响。

孟龙自诉
  喜欢父亲,因每次回来都带来丰厚的礼物,很少过问学习,和父亲在一起感到快乐。但又惧怕父亲,发起火来,态度粗暴,就得饱尝皮肉之苦;讨厌母亲,因总唠叨我的学习,对我管得太严,双休日总让我参加各种特长班。听到老师“告状”,就动手打我,说我“不争气”。我达不到他*的要求,感到学习有压力、不开心。

  关于在校表现:上课总想认真听讲,但不知怎么的,不知不觉地说起话来。我曾下决心:刻苦学习,赶上队伍。但我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总出错,老师说我“弱智”,同学嘲笑我“傻”,家长说我“不要强”,学习再努力也没用,他们总戴着有色眼镜看我,后来,我干脆不写作业,即使写也是糊乱写,不动脑,我已经习惯周围人的“白眼”。我很想和同学们在一起玩,可他们几乎都远离我,我很生气、烦恼。

  4、孟龙问题的分析

基本需要满足的缺乏
  (1)亲情的需要

  父母给孟龙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生活上,母亲对其百般呵护,在学习,绝不含糊,实行“高压政策”。后来,母亲见自己付出得不到回报,认为孟龙不可救药,由爱生恨,最终对其学习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种家庭温暖和爱子之情略显畸型。由此孟龙更需要从集体及老师处充分满足社会需要以补偿。

  (2)归属的需要

  由于孟龙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同学们不愿与其交朋友。再加上老师对孟龙的批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同学对他的疏远,他处于被集体排斥的地位,造成孟龙归属的需要的缺乏。

  (3)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表现自我、获取新生的需要越来越明显。孟龙因基础差,多次努力,也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得不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所以说表现自我、获得承认与尊重的需要无法获得满足。

  (4)成就的需要

  孟龙从四年级开始,在学习上没在成功感,老师和家长对她要求偏高,能力所不能及。开始自己也很关键,后来长期没有成功体验,丧失了信心,从而对学校生活不感兴趣。

自信心丧失的结果
  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使孟龙心理严重失衡,由此事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如厌学,违纪等,更加重了环境对他的拒绝。孟龙每一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孟龙丧失了自信心。

诊断
  根据目前的现状,基本属于环境不良造成的学习适应障碍,导致自信心的丧失。

  5、辅导策略与实现

辅导策略
  根据孟龙的情况,须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从孟龙本人来说,帮助其调整认知,指导其行为,树立起自信心。而环境的协调对本人辅导成败尤为重要,包括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其中学校环境的协调是关键。

辅导情况
 (1)对孟龙的个别辅导

  第一次面谈:引导孟龙倾诉历时近2个小时,从中了解到电孟龙本人大量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特别是发现孟龙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很在意,说明孟龙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次面谈,孟龙由戒备、拘束到滔滔不绝,结束时自认为轻松了许多,开始信任辅导者。

  第二次面谈:仍以孟龙倾诉为主,辅导者利用疏导的方法,帮助孟龙调整认知。第一,母亲的“施压”与“放任”教育方式虽然不妥,但我可以看出她“望子成龙”与“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情,母亲是爱自己的,不应讨厌她,应该体谅母亲的苦衷。第二,同学们不愿意和自己交朋友,是令人烦恼,但反思一下,出现此状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的是自己的学习习惯不良造成的。第三,老师批评教育自己说明老师是很在乎自己的,希望自己进步,同时说明自身确实存在不足,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辅导和孟龙讨论了如何改变现状,并做以指导: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家长沟通,倾诉自己内心,寻求理解与帮助。第二,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少违纪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第三次面谈:孟龙反映最近在校心情较好,基本未犯纪律,但同学们仍不接受自己。现在主要担心其中考试,不知怎么办?辅导者对孟龙的进步充分肯定,鼓励其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并就以后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

  第四次面谈:孟龙格外高兴,目光中流露出自信的神情,因为孟龙其中考试语文成绩竟然考七十分,(平时考试总是不及格)忧心忡忡辅导者鼓励孟龙不要气馁,帮其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说快提高数学成绩。

  第六次面谈:孟龙情绪有些低落,主要是同学认为自己的语文成绩不真实,与同学的关系出现对立。辅导者引导孟龙正确面对他人误解,教给其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

  第十次面谈:孟龙近来心情愉快,未出现大波动,特别是数学课上有较好进展,得到教师的肯定。同学推选孟龙当体育班长,这更增强了其好好学习,尽快赶上队伍的信心,对自己的前景充满了希望,期末考试临近,寻求考试行动指导,辅导者鼓励其进步,指出自己努力是可以改变环境的,同时给予学习生活指导。

  (2)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

  与孟龙母亲共面谈6次。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第一,了解情况;第二,劝说不要放弃对孟龙的教育;第三,指导家庭教育方法。如:给孟龙鼓励,自主机会,不要施压,让其量力而行,以便树立自信。第四,经常和孟龙沟通交流,了解期心理动态。

  6、结果与思考

  通过和孟龙的多次面谈及以后的追踪了解表明:第一,孟龙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全部及格,但在班级中仍处于中下水平;第二,孟龙和同学关系改善较好,能被大多数同学接纳;第三,孟龙对母亲的态度较好,常主动和母亲谈心,母亲也重新关心孟龙的学习到更关心孟龙的性格发展,并注意根据孟龙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第四,孟龙对科任老师教育尚有不满,但无严重抵触情绪,若有困扰会主动前来求询,以求帮助与解决。第五,孟龙有了上进心、自信心,改变了“破罐破摔”的心态。

  可以说本个案的辅导干预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这要特别感谢孟龙母亲的协助、支持。个案的研究结果引起了我们深深地思考;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反之,对这样的同学,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在其心灵上撒下自信的种子,让自信扎根学生的心灵,他们肯定会走向成功。

 

0

上一篇:小学生心理辅导技巧初探
下一篇: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