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师德师风 >
师德师风

让每个生命都获得应有的高贵

发布时间:2010-05-09 22:30:59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成长篇

    97年,年仅17岁的我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坛。满怀阒激情接下了一年级的教学工作。面对一群嗷乱叫的孩子,我信奉着师道尊严的理论。绷着脸给孩子们上课,辅导。教课书上批满了我要传授的内容,上课时我尽力背下我所有的教学流程。自以为自己可谓尽心尽职,可学生依然是云里雾里。上课内容他们消化不了,课下我使劲给他们补。可依然是一团糟。痛定思痛后,我翻开了教育名著。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让我顿时茅塞顿开。“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刚好在那个时候我又认识了窦桂梅,亲身体验了她深邃激情的课堂。我一下子有了方向,侧重于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作教具,寻找录音,创设氛围。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兴奋点。终于我的功夫没有白费,在镇举办的课堂大赛中我执教的《小小的船》一举夺魁,并在市优质课大赛中获奖。如一剂兴奋剂,初次的成功让我擂响了研究教学的大鼓。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把每节课都尽可能地当做优质课来准备。我常常对着空教室一遍遍地“预热”,把同事当做自己的听众,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表情。一次次地磨课,让我迅速地成长成熟起来。我执教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鸟的天堂》《桂林山水》在镇市级课上获得了一等奖。那几年里,我被同事戏称为“获奖专业户”。

    因为我的出色表现,我被镇政府破格提到初中任教。这四年的初中教学生涯是我的蛰伏期。完成了人生另外重要的大事。我在各项大赛在几乎无影无踪。因为伴随着耀眼的光环,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肤浅。《庄子》说:“水不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钱梦龙老师也说:教师如果也要成家的话,那么教师就要成为一个“杂家”。所庆幸的是我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后,我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以一个研究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我曾经走过的教育教学历程。一腔热情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并不能更快地栽培自己。这时,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理念鲜亮得闯入了我的视野。我开始寻求组织的共同学习体。在我的带领下,我们组建了观课议课学科小组。针对一个个教学中的问题,实效性地开展研究工作。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理念让我从经验性到科研性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这一时期是我研究积淀最多的时期。《为这样的课堂评价叫停》《我看冷场》《牵准课堂切入的牛鼻子》《快乐地对话,自然地生成》《为文本细读叫好》等等多篇论文的发表和获奖是我这一时期探索的最好注解。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积淀篇

    2005年至今是我的积淀期,我把我多年以来的教学心得进行了整理。我觉得这以多年来,我不断地走过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首先得益于我的“三维一体”语文教学。即围绕一个主体,也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获得应有的高贵。为让学生在我的语文教学诗意栖息,让他们的生命在教育教学这片热土上篷勃生长。我尽力通过夯实他们生命的厚度,提高他们生命的亮度,提升生命的宽度来实现这个主体。

    生命的厚度。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对汉语言的传承过少,过重地依赖讲解和分析,阅读教学重练习轻积累,阅读文本单一,中小学课程缺乏合理的衔接,小学科目设置繁多、、、、、、从而直接造成儿童语言习得的困难。况且我始终认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靠一个星期的七八节语文课。我们的语文课在小学生课程表中,被日渐新鲜的科目挤占得空间越来直小了。中高年级的语文课一周通常只有七节左右,每节课按四十分钟算,一周也就三百分钟左右。仅凭老师的讲解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结果连生字词的听写都不过关。越是不过关,我们的老师越是要学生多练习,整天耗在那本语文书上,就是为了考试时能拿到卷面上一点所谓的基础分。许多孩子小学毕业了,肚子里没有装下几句有用的话,有的孩子连一本稍微有价值的课外书都没有读过。所以,要让学生的每个生命都有应有的高贵,首先就要让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灵,夯实生命的厚度。我这样规划学生六年里的语文课业:低年级以识字为此主,通过诵读韵语和童话故事,背诵大量的儿歌、童谣和诗词,突破3000字的识字量;中年级要阅读故事和人物传记,尤其是科普类的读物不能缺少,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至少要精读10本左右,要背诵一些经典的诗词和本民族的典籍;高年级要以阅读报刊和名篇名著为主,选背各种名篇。为此我在教学中运用“四个一”:推动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即:个人——每天一次回顾。 要想让孩子读一天书并不难,可是要想让他们每天读一点儿书则非易事。然而,只有当“每天读一点儿”深入学生的心灵并付诸行动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读书。每天一次回顾可让学生睡前回顾或次日回顾。  每天的晨读时间,随意指定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前一天的课外阅读情况,介绍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新知,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吟诵描写优美、意蕴丰富的语句或片段并作好记载,作为语文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 同伴——每周一次交流。专门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每周以来自己的阅读所得在小组内或班级进行交流。班级——每月一个主题。  适当确定阅读主题,既能保证学生在适度集中的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效率,又能大大方便学生间的交流与共享。首先,可以从单元主题中选择。语文教材大多是按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主题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其次,可以从时令、节日、时事中挖掘阅读的主题。例如冬天到了,可以确定“走进冬天”为主题,阅读与冬天有关的科普知识、古典诗词、名篇佳作等;又如新年将至,可以选取“年的味道”为阅读主题;再如针对最近出现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热,选择“感受台湾”为主题进行探究阅读。考评——每学期一个活动。为了让学生长期保持阅读的热情,并最终形成读书的习惯,我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因此,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个与课外阅读有关的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推动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比如定期利用学校集会时间举行“新闻发布会”,让各班推选学生发布国内外有关新闻、课外阅读中了解到的新鲜知识及有关信息;发动各班定期组织主题阅读报告会,邀请相关学段的同学参加并发表评论;举行经典涌读、校园读书节、校园图书展、读书笔记展台等活动,以丰富的内容营造书香班级。

    生命的亮度。(阳光课堂)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要“得意”,但不能“忘言”,更要“得言”。鱼与熊掌必须兼得。可当前大有“人文过度,工具弱化”的倾向。固守语文教学的规律,把握语文教学的根,披文以入情,内化精神;情动而辞发,外化语言。语文教学在“言”与“意”的互转中得到一种水乳式的交融,这是真语文!全力打造学生生命的亮度,我以课堂为主抓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充分自信地表达自己。因此我不断地研究课堂,主张课堂上能抓住三点进行教学:即找准一个切入点,创造一个情境点,明晰一个训练点。因此课堂上有一唱三叹的回环往复,有一锤三击的反复敲打,有细节重点处的多次照应,最终使课堂在从容中生成一个动态、多维开放的复杂结构。我觉得只有教师非常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才能更好驾双课堂,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有感而发,都能有所表达。在学生有感而发的基础上,我主张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充分地思考时间过后,只要想说,有什么说,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避免了少数优等生统占课堂的局面,给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

    生命的宽度。(彩色作文)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是生活。只有打通了语文与生活的瓶颈,让语文直通生活,学生的生命个体才会有宽度。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法中我力求让学生全方位地体会生活,坐上生活与语文的直通车。比如观察门卫老大爷,参加社区活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篇

    好汉不提当年勇。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不敢奢望自己会成为名师。对于名师,我觉得那是一个高大的形象,他们应该课有课品,人有人品。教学最后比的是人品和学养,不要学皮毛,学小智慧,要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名师教学的秘密和智慧在哪里呢?名师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在于鲜明的个性化追求,在于全身心的投入,在于渗透在片断、细节的理念。名师的课堂不在于过程的流畅和完美,它所张扬的是一种无痕的状态,数学课堂也好,其他学科也好,名师总能够找到适宜的方式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去,而且是一种不可察觉的投入。课堂在这时候成为老师和学生个性及其生命得以挥洒的精神场所,在这里,知识的传授和人格的熏陶是不着痕迹的。每个人都是在一种相当自在的状态中去学习并生成自己的知识和精神。这就是名师课堂的智慧所在,在于无痕的知识和精神磁场的营造。我会像蜗,且行且思。

0

上一篇:为祖国站讲台-------无怨无悔
下一篇:用爱点亮盏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