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师德师风 >
师德师风

弹奏生命之曲

发布时间:2010-05-09 22:30:54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记得一年前,我刚刚踏进黄小的大门时,望着扑入满眼的陌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领导,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学生,甚至陌生的工作,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惶恐。告别了钻研十年的初中语文,告别了给我无尽荣光的初中校园,我深深的知道并告诫自己,一切的一切都得从头再来。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我担任了一年级八班的班主任,开始书写教育生涯中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一、     日常工作:恪尽职守、以苦为乐

每天早上,我总是在全家人的熟睡中,悄悄地起身,早早地来到学校,为学生打开门,打开窗。因为我希望每个孩子都呼吸到早晨最清新的空气,听每一个孩子最质嫩的问老师好。摆摆这张歪斜的桌子,擦擦那片污染的瓷片,帮这个孩子取下书包,给那个孩子擦掉鼻涕……在繁忙与混乱中,一天的工作就在孩子们的龙腾虎跃中展开了。

最头疼的是中午放学送路队。路队是我们学校的特色管理,直接反映一个班的凝聚力和精神面貌。可因为班里男女比例悬殊,男生比女生多了十几个,纪律特别难维持。常常是前边刚有点模样,后边就你推我挡,哗声一片,很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给每排四个人选定一个小组长,并对小组长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叮嘱小组长带头管理自己所在的排列。在每次放学时,我又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表扬走得好的排列,路队纪律明显改善。因为习惯养成的优势,我们班在学校举行的一年一度的队列队形比赛中,次次名列前茅。

中午班里有午托的孩子,吃完饭与上课之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怕孩子们活动有危险,我就放弃回家吃饭的自在,陪在孩子们身边。每次到伙房吃饭,我总是去得最晚,而吃饭却有名的快。匆匆吃完后,就回到教室,把孩子们召唤在面前。谈学习,谈生活;谈课堂,谈课外;读读有趣的故事,说说生活的常识……给孩子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无穷的知识。整整一年里,我中午都没回过家。就是在年仅五岁的孩子发烧在家时,我也只是打了个电话,嘱咐家里人细心照料着。无私的付出,使班里的托教工作井然有序,很多原本天天接送的家长,也托关系想把孩子托在学校。家长们都说:“你们班托教的孩子真幸福!”

下午放学本该是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最轻松的时光。可无论酷暑还是严冬,七点之前,我几乎没回过家。先是整理教室,接着批改作业或小结当天的各项工作,最后还得精心的思考第二天的工作……

劳累了一天,夜里躺在床上,我会问心无愧的对自己说:“这一天,我把整个的身心和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去。”枕着学生的名字,念着工作中地得与失,我会甜甜地进入梦乡。

二、班级管理:呕心沥血、锐意创新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日常工作的艰辛与劳累,因为我不怕吃苦,只要投入工作,我总有用不完的劲,办公室的人也曾戏谑我是拼命三郎。他们哪里知道,对于这些一年级的孩子,班级管理才是我最痛苦的事情。

王林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子。圆圆的脑袋,胖乎乎的身子,一看就知道营养有些过剩。别看他只有七岁,他可是有着“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本领。午休时,旁若无人地在床上翻跟头,搅得寝室天翻地覆。值班老师找他谈话,他一副桀傲不逊的神色,喊着口号走起了正步,把老师吓得直给我打电话,以为遇到了神经质。数学课上,抱头痛哭,一边哭一边大叫:“数学老师超级大骗子!”数学老师拉他到外边询问,不但不出去,还气急败坏地将同桌的书本撕得粉碎。上课时,不是怡然自乐地玩玩具,就是摸摸这个同学的文具盒,拿拿那个同学的铅笔。书包里乱七八糟,地面上纸屑横飞。所有任课老师都怕他三分。

赵欣这个小女孩来自农村,有很多坏习惯。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搅得其他同学不能正常听讲:课下则生龙活虎,追赶打闹,为所欲为,比一般的男孩还顽皮。可每次找她谈话,她却只是低着头,闭着嘴,任凭我苦口婆心,她一言不发。办公室的老师都说她有江姐的气质。

班里象这样的问题孩子不止两三个,这为班级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创设良好的班风。我几乎做到了“目不窥园,足不出户”。时时刻刻盯着这些“个性主义者”,每次下课几乎都留在教室,跟这个谈谈心,跟那个说说话,期望凭着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能够逐渐唤醒和转变他们。

天道酬勤,因为我的敬业爱生,在学校的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中,我以低年级组班级量化考核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中心校。在中心校的演讲比赛中,我把自己怎样用爱呵护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学生和盘托出。本以为足可以打动所有的评委,可中心校校长薛主任地话却让我如梦方醒:“班级管理的确需要无私的爱与付出,但更需要招数。如果说爱是态度,那么招数就是方法,无论做什么事,态度加上方法才能取得成功。”

反思我的班级管理,可谓爱心有余,方法不足。一味地看管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班级肌体的健全,要想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所突破,在博爱的胸怀下,还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

于是,我废寝忘食的捧起了《苏霍姆林斯基全集》,我把王林的案例写出来放到班主任论坛上去交流,把赵欣的父母请到了学校,利用家校联手的方法共同解决难题。我又模仿我们学校的团体管理模式整理出了《班级星评比制度》:将班里的同学分成实力相当的六个小组,在每个品学兼优的小组长带领下,组与组之间公平竞争。组长有权力在组里同学表现好时得星,表现不好时先提醒,三次之后得上黑三角以示警醒,全面负责组里的各项事务。教师则对每个组在每天的各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优秀得星,较差的黑三角。每周班会统计各组的综合名次,进行反馈,帮助全体同学树立团结合作意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齐心协力,互助共进。

这个制度极大的调动了班里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班级也渐渐步入自主管理的轨道。与此同时,阅读专业论著为我更科学有效的管理班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班主任论坛为我在特殊学生管理上出谋划策;家校结合让更多的家长关心孩子的教育,成了班级管理坚强的后盾。

一年来,我的无私的付出与超出想象的压力从没有向别人表白过。因为在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黄小大家庭里,其他同事和我一样,都夜以继日的无私奉献着。我深深地感受到来自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会以求真的态度,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锐意创新,在沁园教育这块热土中奉献我的青春和热情!

 

0

上一篇:师爱——师德的灵魂
下一篇: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