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通知 >
教学通知

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0-05-09 22:56:11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施方案

    自2007年我市开展网络教研以来,2007年为第一阶段,是教研平台建设阶段。2008年为第二阶段,是队伍建设和制度完善阶段。2009年是第三阶段,是探索教研方式阶段。为此,决定开展以下网络教研活动。

一、市级:“主题大教研”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方式:市教研室每月公布一个教研主题(每学期四次),进行全市大教研。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

结果呈现:围绕一个主题写一篇博文,发布在研修茶座的“主题教研”里,全市交流、共享。

二、中心校:“网络集体备课”(同伴互助)

    教师开放自己,加强同伴间的专业切磋,用学术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火花的碰撞,实现信息交换和深度思考,教师在互助共同成长。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方式:中心校利用网络自主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

结果呈现:每学期每个教师将自己的一篇精品教案,发布在研修茶座的“集体备课”相应类别里,全市交流、共享。

三、学校:“领导说校、专家说教”(专业引领)

    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利用好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1、“领导说校”活动

参与人员:校长、校中层领导

活动方式:每学期发一篇阐述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博文。

结果呈现:将自己文章发到研修茶座的“领导说校”栏目里,全市交流、共享。

2、“专家说教”活动

参与人员:本学校中,教体局认定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本土教育专家)

活动方式:每学期发一篇阐述自己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理念的博文。

结果呈现:将文章发到研修茶座的“专家说教”栏目里,全市交流、共享。

四、个人:“读书学习、教学反思”(读书、反思)  

1、“读书学习”

    养成读书习惯,拓展阅读广度,加深专业精度,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素养,并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方式: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读书学习,拓展知识的广度和精度。

结果呈现:每学期写一篇读书心得,发到研修茶座的“读书心得”栏目里,全市交流、共享。

2、“教学反思

    教师以教育教学工作为思考对象,展开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和结果的审视和分析,提高对教学行为与结果的前瞻能力、应变能力和总结评价能力。从而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实现内涵发展。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方式:利用各种形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结果呈现: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发到研修茶座的“教学反思”栏目里,全市交流、共享。

                                                济源市教研室

                                                         2009年2月20日

网络教研继续教育学时的调整方案

 

自2007年我市开展网络教研以来,2007年为第一阶段,是教研平台的建设阶段。2008年为第二阶段,是队伍建设和制度完善阶段。2009年是第三阶段,是探索教研方式阶段。我们对发文章的要求,也从求数量阶段转向求质量转移。为此,决定对网络教研的学时政策调整如下:

一、网络教研的继续教育学时为30学时

分文章和评论两个得分。文章20学时,评论10学时。

二、文章:满学时为20学时。

1、一般文章:每篇5学时。(也就是,半年时间里,只需要发4篇就可以满学时了)

2、精华:每篇10学时。(精华与一般文章不重复计算)

3、转载文章:每篇0.5学时。

4、要求:(1)一个教师一个月最多可得10学时。(以前有的教师搞突击,几分钟发10篇。这没意思,更没必要。要的是长期关注,真正写点自己的东西)

(2)文章多发不限,请在自己的文章中,将要算课时的文章,在其题目前加上【原创】标志,以此作为考核依据,检查起来也方便。

(3)如发现标注“原创”的作品系抄袭之作,其网络教研的学时分为零。

三、评论:满学时为10学时。

1、每次评论为0.5学时。

2、一个教师一个月最多可得5学时。

3、评论内容和字数不作限制,但不要同一句话,几分钟内发给了多篇,应付了事;也不要复制文章的内容,两下搞定。

4、评论目的:你看对方的文章,你有了收获。对方得到了你的回复,心里温暖,工作改进。起到同伴互助,共同进步的作用。让你的文字温暖对方,启迪对方,促进对方。让对方感受你的真诚,你的善意、你的鼓励、你的支持、你的帮助。

其实,咱开展的各项活动,与教体局其它科室都是相互支持,相互交融的。立足于不增加老师们额外负担。一项劳动,多项作用。最终让教师自己受益。

0

上一篇:黄河路小学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导处活动安排
下一篇:“有疑必究 延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