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数的运算》知识讲解

发布时间:2017-07-05 16:58:06   来源:王芳芳    浏览:

《数的运算》知识讲解

王芳芳

一、 《课标》对“数的运算”的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在《课标解读》中也强调“应当淡化对运算的熟练程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准确地得到运算结果,比运算的熟练程度更重要。应当重视学生是否理解了运算的道理,是否能准确地得出运算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地看运算的速度。”这一目标的提出就要求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于学生运算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理解算例、掌握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将算理与算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因为数运算的知识在整个小学数学中所占课时数较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第一学段(1~3年级)

(二)数的运算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参见例5)。

2.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5.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6.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6)。

7.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8.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参见例7)。

第二学段(4~6年级)

(二)数的运算

1.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5.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6.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参见例26,例27)。

10.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参见例28)。

例5 教室里有6行座位,每行7个,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说明]这个例子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教室中的座位数是6个7的和,可以写成:6×7或7×6。

例6 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 000元钱够不够?

[说明]解决此题的适当方法是把987人看成1000人,所以适当的单位是“1000人”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的核心。在对大数进行估计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单位也很重要,如教室到学校操场有多远,就当选用米作单位,而从家到学校有多远,就要选择以千米作单位,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就要用光年作单位,第一学段的估算强调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单位。一般来说,估计教室的长度时,通常以“米”为单位;估计书本的长度时,通常以“厘米”为单位。也可以用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单位,如步长、臂长等。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熟悉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真正了解其长短,大小和轻重等,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

 例7 每条小船限乘4人,18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合适?

[说明] 此题,根据题意,用总人数除以每条小船限乘的人数,即可求出需要租小船的条数。得数用进一法,保留整数。也就是说每条船坐4人,哪怕剩下一人也要再租一条船。

例26李阿姨去商店购物,带了100元,她买了两袋面,每袋30.4元,又买了一块牛肉,用了19.4元,她还想买一条鱼,大一些的每条25.2元,小一些的的每条15.8元。请帮助李阿姨估算一下,她带的钱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

[说明]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够不够买小鱼”可以这样估算:

买一袋面不超过31元,两袋面不超过62元;买牛肉不超过20元;买小鱼不超过16元;总共不超过60+20+16=98(元),李阿姨的钱是够用的。

第二问“能不能买大鱼”可以这样估算:

买一袋面至少要30元,两袋面至少要60元;买牛肉至少要19元;买大鱼至少要25元;总共至少要60+19+25=104(元)。已经超过100元了,李阿姨不能买大鱼了。

这类问题在生活中很常见。从数学上看,第一问要判断100元是否超过三种物品的价格总和,适当放大;第二问要判断三种物品的价格总和是否超过100元,适当缩小,一般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要估算就可以了。

 例27  9.9×6.9比70小吗? 比1大吗?

[说明]参考例26。

   可以把9.9放大为10,因为10×6.9=69,估算结果比70小。

可以把缩小为 ,估算 比 大。

 

例28 利用计算器计算15×15,25×25,…,95×95,并探索规律。

[说明]目的是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结果与乘数的关系,发现规律。例如

15×15=225=1×2×100+25,

25×25=625=2×3×100+25,

35×35=1225=3×4×100+25,

等等。这个规律在实际运算中也是有用的。

0

上一篇:《数的认识》知识讲解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