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苑风采 > 读书活动 >
读书活动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发布时间:2013-09-29 09:46:06   来源:刘小梅    浏览:

 

 一提到读书,大家都有共同的情结:书是财富,读书是快乐的。关于读书,自古以来的溢美之词颇多,书中自有万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中自有颜如玉……关于读书,我最喜欢的一句是,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我以为读书的真正目的是引发我们的思考,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最近读过几本教育方面的文字,又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对我们当前教育的思考。

有这样一个资料: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对21个国家的孩子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想象力倒数第一。原因何在?我们天天谈教育创新,天天谈教育改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令人尴尬的局面?有人说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我却认为,如其说是中国教育扼杀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倒不如说是中国的政治绑架了中国教育,从而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应该是独立的,是应该在政治之上的。而我们国家却恰恰相反,是政治凌驾于文化之上。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文化,大多是被政治化了的文化。

我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特别是建国以后的文学作品,处处是政治的影子。记得我们小时候学过《半夜鸡叫》,里面的周扒皮为了让大家多给他干活,半夜就起来学鸡叫。作者高玉宝说,就是为了树立阶级斗争的典型,增加人民对地主阶级的仇恨,如果哪个学生站起来反对说,这是假的,半夜起来能干什么活?地里看不见,会踩坏庄稼,我想这个孩子一定会没好果子吃。

还有四川有名的大地主刘文彩,在教科书里是一个有名的恶霸,家里有水牢,有监狱……其实生活中的刘文彩是个慈善家,他曾出资2亿多建了一所当时在全四川师资和设备最齐全的文彩中学。并对贫困学生实行免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就是这么个人,却在每个学生的心里中下了仇恨的种子。

还有“雷锋的故事”中有一张照片,是雷锋躺在床上打着手电看“毛选”,而照片中远处的树木清晰可见,就这些有悖常理的事,我们不能有半点反对和怀疑……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科书的影响下长大的,几十年后我们又在用我们的思想去教育学生,情况又会怎样?

看看我们现在,孩子一上学就对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什么是革命传统,什么是祖国他们都搞不懂,何谈教育?

我看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美国,有一次小学生作文比赛,其中有一篇的大意是,一群孩子在在森林里发现了一枚蛋,他们小心翼翼地捡回来,准备将其孵化出来,孩子们纷纷猜测能孵化出什么,有的说能孵化出恐龙,有的说能孵化出孔雀……结果二十八天以后,竟然孵出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孩子们很高兴。这篇文章荣获全美最优秀作文奖。是想要是在中国哪个学生敢想蛋能孵出国家领带人?还有写关于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文章,学生如果在作文里写道奥运会门票太贵,写世博会太挤,他们的作文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有人提出我们现在语文教材的四大缺失,即“经典缺失”、“儿童视角缺失”、“快乐缺失”和“事实真相缺失”。这就导致语文教育成了工具,失去了人文性和创新性的考量,我们现在不是在培养自我完善的公民,而是在培养建设祖国的“螺丝钉”。

因为我们读的书多了,看事情都世故化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通常是让他们适应这个世界,即使这是一个堕落的世界。康德说过,适应虽然是一种存在的现实,但是好的老师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的堕落,何处堕落,为什么堕落,否则就是自欺欺人。

最后我要说,读书不是为了“被教育”,而在于明理,愿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更要读社会这本书!

0

上一篇:阅读推荐《教师阅读地图》
下一篇:六年级举行“迎中秋 爱祖国 诵经典”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