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苑风采 > 读书活动 >
读书活动

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1-06-01 09:56:35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之我见

黄河路小学   李艳利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探索,从而在探索中体验成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如何使进学生自主探索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合理情境,激发探索的乐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学生必将感到生动有趣,由此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老师设计了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趣盎然,立即主动读出橡皮、卷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选择相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种情境的创设,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主动参与了认知的全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

二、提供学习材料,创设探索的条件

“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现在的数学课堂倡导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让数学在学生的指尖上流淌。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探究、体验等活动才能使知识真正地理解和内化。学具是引起和形成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完成发现、获得发展的工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具材料,创设探索的条件。例如:“长方体面积”的教学,我为学生准备了小长方形纸片、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有面积单位的透明胶片、直尺、三角板等,课堂上学生利用这些学具可以自主探索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三、依托游戏介入,提升探索的兴趣

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例如在教学“对策问题”时,我先和同学们用两组扑克牌比大小。A组牌是(246),B组牌是(357)。游戏中,第一位同学挑了A组牌,第一回合他先出牌输了。第二位同学选了B组牌,第二回合我还让他先出牌,我又赢了。这时下面的同学们都开始动脑筋了,纷纷吵吵着要和我比赛,并且有个男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用B组牌你只要先出,我也一定能赢你!”就这样依托游戏,学生积极开动脑,找到了应付我的对策,这样的探索更好玩。

四、回归生活问题,使探索延伸课外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生活中用数学学生方能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循环小数》这一节比较复杂的计算课时,我引用了一个市场卖麻花的招牌——“一元一根,买三送一,买五送二,买七送三。”课堂上当我把这个招牌一拿出来,问同学们:“哪一种买法更便宜时,同学们一个个都活跃起来,都积极动手计算,急于想知道每种情况每根麻花便宜多少钱,当他们算到“买52”时,有的同学开始喊起来:“老师这道题怎么总算不完?”“我发现规律了老师”“我也发现了”……这就使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使探索延伸到课处。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我们应创设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条件,从而提升学生探究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0

上一篇:阅读,带给我思考
下一篇:比贫民还艰苦的学生